【媒體報道】“牛芯片”的破局之路——“沃金黑牛”躋身高端肉牛行列
發布日期:2023-07-11 16:52:43經過30多年的努力,我省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省農業科學院聯合培育的“沃金黑牛”,口感和嫩度可與日本“神戶和牛”媲美,同時兼有延邊牛的獨特風味。而由“沃金黑牛”形成的6大系列64種產品,輻射27個省、607家大型綜合超市,產值已達10.18億元,收益超2億元。至此,吉林“牛芯片”,打破了我國一直以來肉牛高端種源“卡脖子”的困局。
多部門發力
破局“卡脖子”的問題
我國是養牛大國,飼養了全球約10%的牛,牛肉產量居世界前列。盡管如此,我國每年仍需從國外進口200多萬噸牛肉。核心種源的對外依存度高達70%。高檔牛肉供給更是長期被國外品種壟斷,我國高檔牛肉生產長期在種源上被“卡脖子”。
破局!
省科技廳啟動“雙十項目”,省畜牧業管理局實施了“畜禽良種工程”,省農業農村廳啟動產業體系等項目……
我省盯牢種業“芯片”,把更多安全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,為國家守好食物安全的門,守住生存發展的根。
“牛芯片”的創新更是快馬加鞭。1989年,有關部門先后從澳大利亞、新西蘭引進黑毛和牛的冷凍精液,交由長春市春城畜禽良種養殖場(皓月集團前身),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的肉牛育種專家召開了多次研討會議,與長春市春城畜禽良種養殖場共同探討論證了品種選育方案,組織開展雜交組合篩選。
至此,一場肉牛高端種源“卡脖子”破局之戰,正式拉開帷幕。
最嚴格的“淘汰制”
保證優秀者后代更為優秀
與哪種牛進行雜交組合,才能培訓出更為高端的肉牛?風味獨特的延邊牛,還是口碑一直很好的中部地區的本地黃牛,抑或是德系西門塔爾牛的雜交后代?
研究團隊分別進行了三種牛的雜交組合試驗,并對比了不同雜交組合F1、F2代的育肥、屠宰性能和牛肉品鑒結果。中部地區的本地黃牛、德系西門塔爾牛的雜交后代在這輪淘汰賽中出局,專家們選定“和延”為主要雜交組合,開展定向培育。
新品種的培育是一個復雜而艱難的過程,在種源“卡脖子”的境況下,培育一個高端品種的難度可想而知。
“沃金黑牛”的培育經歷了“雜交創新階段”“橫交固定階段”“自群繁育階段”,每一個階段都經歷了最為嚴格和殘酷的淘汰制。
1989年至1998年為雜交創新階段,前期的選育技術主要是通過體尺、體重性能測定和體型外貌評定的方式篩選淘汰。皓月集團在社會廣泛搜集、選擇系譜清晰、體型外貌基本一致的“和延”F1代個體,作為“沃金黑牛”選育的基礎群體,集中在皓月集團飼養,開展系統性能測定并建立檔案。
1999年至2005年為橫交固定階段。完成了“沃金黑牛”零世代組建。在這一階段主要選擇“和延”F2代優秀個體并按等級進行科學選種選配,充分根據家系、體型外貌、生產性能表現,按血統、外貌和體重三項指標,以毛色、體重為主,突出肉用特征,嚴格優選所產的后代牛,以此為基礎構建了零世代育種群體。
為拓展選育牛群的血統數量,保證培育的新品種具有更廣泛的遺傳基礎,橫交固定階段的選育實行開放式育種,即在擴繁群或生產群中發現的優秀種母牛,選入核心群參與繁殖配種。組建的零世代核心群共有種公牛115頭、基礎母牛612頭,屬12個家系。
2006年至今,為選育提高和群體擴繁階段。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趙玉民研究員、張國梁研究員依托該群體開展橫交固定、自群繁育。為解決國外高檔肉牛種源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,將育種目標定在生產高檔肉牛上,按照新品種培育要求,開展規范化雜交育種、家系繁育及擴群、規范化育肥、規范化屠宰分割,目標是培育新品種。
吉林牛”躋身世界高端肉牛行列
“不是每個肉牛品種都適合生產高檔雪花牛肉。”這是業界共識。“沃金黑牛”怎樣才能生產出更多更好的雪花牛肉?
這就是研究團隊的生產目標。
研究團隊在依靠體重、體尺、體型外貌等指標的同時,增加使用超聲波儀器測量眼肌面積、肌內脂肪含量和背膘厚度。利用分子育種技術,采集血樣檢測是否含有功能基因,在6月齡就可以選擇生產出高品質牛肉的個體作為后備公牛,淘汰不適合生產雪花牛肉的個體,極大地減少了后備公牛的飼養量,節約了肉牛、飼料、場地、人工等資源,使種牛初選時間提前了12個月;所選后備公牛成年后被評為特級、一級的比例高達92%以上,提高了選種效率。
截至2022年,“沃金黑牛”已經連續自群繁育了5個世代。現存欄8個家系,種公牛55頭,核心群母牛650頭,擴繁群0.39萬頭。
2007年,趙玉民研究員通過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《優質肉牛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》,聯合皓月集團等單位共同開展肉牛選育、精細飼養、屠宰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將肉質導向育肥、分段飼養營養調控等技術在皓月集團“沃金黑牛”育肥牛群中應用,使高檔雪花牛肉的產出率提高了10%,同時降低了飼養成本。
研究團隊多年來分不同批次檢測了“沃金黑牛”的育肥和屠宰性能,結果顯示:30月齡“沃金黑牛”閹公牛宰前重超過750公斤、胴體重超過470公斤、屠宰率超過62%、優質肉切塊率超過38%,牛肉品質達到A3以上等級的比率占70%。在肌內脂肪含量、肌肉嫩度方面可與日本神戶牛肉媲美,同時兼有我國延邊牛的獨特風味。
在育肥牛生產過程中,研究團隊根據檢測結果不斷調整日糧配方和育肥方案,進一步細化各項生產技術,構建并完善飼養、屠宰、加工等技術規范,標準化、規范化的生產技術體系。皓月集團針對“沃金黑牛”產品也升級了分割工藝,高檔肉塊比重明顯提升,同時還發明了肉質改良加工新方法,所產雪花牛肉品質明顯優于大型品種,達到市場銷售雪花牛肉水平。產品保質期、嫩度、成品率、碎肉轉化率顯著提高,胴體干耗、肉品損失率明顯降低,菌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團隊成員吳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沃金黑牛”品質優異,肉質評價關鍵數據已達到世界高端肉牛同等水平。依托皓月集團的品牌優勢,已經形成6大系列64種產品,輻射27個省、607家大型綜合超市,產值已達10.18億元。(吉林日報)